40年间,我们笔头下、镜头中展现的法治瞬间,绘成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法治画卷!
那些改革中的破局、耕耘后的收获,无不彰显着法治的变革与进步、创新与完善。在法治前行的道路上,我们既是记录者,也是亲历者。
今年正值我报创刊40周年,我们特别推出“见证——用新闻力量推动法治进程”专栏,一起触摸40年间政法综治领域的今昔对比,在诸多变与不变中,见证法治变革,凝聚法治力量,传播法治精神。
群众到法院办事,走进的第一个地方,就是诉讼服务中心;遇到的法律第一人,往往是立案法官。40年前,10平方米的“门房”内,立案法官与当事人围坐在一张桌子两条长凳间面对面交流;如今宽敞明亮的立案大厅里,导诉台、自助服务终端、人工立案窗口等多种咨询、立案方式供当事人随意选择。在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了近40年的立案庭副庭长杨如珍,见证了省高院从钟楼街的“小洋楼”搬迁至晋祠路88号配备齐全的审判综合大楼的点滴。四十载风雨春秋,立案庭变化的不仅是软硬件的提档升级,更是“如何把最后一公里变成服务零距离”的思考……
人民法院的“第一窗口”,是人民群众表达诉求、解决矛盾纠纷、开展诉讼活动的第一站。1984年,省高院信访办公室承担立案工作,10平方米的“门房”就是最初的信访、立案接待室;1988年,省高院成立了告诉申诉庭,行使审判监督职能和部分立案职能;1995年,省高院成立综合审判庭;2001年,告诉申诉庭与综合审判庭合并成立了现在的立案庭,立案权和审判监督权的行使更规范、明晰。
杨如珍至今仍记得当初从事立案工作时的场景,“当事人来了不停地询问,我就一遍一遍地跟他解释、说明,即便是这样,有些当事人还是要跑好几趟才能将材料准备齐全。接待、立案、送达都要依赖人力,查询也是手工翻阅登记本,繁重的工作只靠寥寥几人完成,一天下来,真的是磨破嘴皮子,跑烂鞋底子。”2008年,立案庭设立了立案窗口,实行统一立案,但还是手工操作,每到年底还得整理保存几大本厚厚的摸得发黑的立案卡,以便将来备查。后来,办案条件有了较大改善,法院为送达专门配备了一辆桑塔纳小轿车,打印材料也实现了电脑自动打印。
2015年5月1日,人民法院全面施行立案登记制改革,对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、有诉必理。顺应改革形势,全国法院系统全方面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。建设过程中,我省法院坚持软硬件同步推进,硬件上,省高院诉讼服务中心面积从30平方米扩大到100平方米,再到现在的1000多平方米;软件上,我省法院全面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,建立健全现场立案、掌上立案、自助立案、跨域立案、邮寄立案、巡回立案等立体化便民立案新模式,稳步推进二审网上立案试点工作,完善以群众满意度评价为导向,以立案偏离度预警系统为支撑,以全流程、全领域、全覆盖在线督办系统为抓手,以立案质效评估体系为牵引,12368热线人工服务+智能监管相并行的内外联通、有机衔接的立案监督管理体系,切实保障当事人诉权。
如今,随着法院从信息化向智慧法院迈进及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,法院的软硬件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,立案庭更是今非昔比,各项功能逐渐完备,群众足不出户就可网上立案、查询案件信息。据统计,2023年全省法院受理案件77.44万件,网上立案19.16万件,电子送达84.88万次,12368诉服热线万次。
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案件信息录入、分流、分案调整等工作全部需要手工操作,个别当事人和代理人通过种种关系说情打招呼,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法官承办案件,甚至有个别法官受人请托,伸手要案,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司法的公正和公信。
杨如珍对当时分案的情形仍历历在目,为了从源头上杜绝“人情案”“关系案”,分案环节立案法官会通知当事双方到场,将法官的名字汇总起来,由当事人自己随机抽取承办法官。再到后来,当事人可以到立案窗口,在立案法官的见证下,点击鼠标由电脑随机分案。实行一段时间后发现,有些疑难、复杂案件会被分配到新手法官手中,让他们左右为难;典型类案会被分派到不擅长此类案件的法官手中,极度影响办案质量和效果。为尽快解决这一难题,省高院立案庭集思广益,经过调研、征求意见,决定将随机分案与指定分案相结合,先从案件类型上根据庭室承担的职责分派给各个庭室,各庭室再根据案件类型、疑难复杂程度进行指定分案,保证了均衡分案的同时也大幅度的提升了法官的办案效率。
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方面推进依法治国,其中将立案登记、诉讼服务、诉调对接、小额速裁等纳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体系,实现了诉讼机制内部之间的灵活转换和有序衔接,诉讼与非讼机制的有效衔接。立案庭的职能再次升级。
全省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,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,坚持繁简分流、快慢分道、轻重分离。2020年以来,由省高院牵头,会同省委政法委、省公安厅、省司法厅等部门打造了山西多元解纷平台,也为立案诉服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正如杨如珍所说:“分案机制好似一个立体、动态、分层的漏斗,每一个案件都要按照纠纷发生与案件审理的流程进行多层次分流。”立案前诉非分流,适宜诉前调解的诉前调解,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转立案。立案时繁简分流,简案交速裁团队审理,繁案由专业审判团队办理。立案后轻重分离,简案诉裁快审,繁案精审。
当记者问到怎么样看待自己的职业时,杨如珍打趣地说:“如果说审判法官是‘专科医生’,那我们立案法官就是‘全科医生’。”立案工作虽做不到惊天动地,但它是法院的一面镜子,可以折射出人民法官的使命担当和为民情怀。立案法官的舞台并不在法庭上,他们瞄准的是“抓前端、治未病”,推动矛盾纠纷前端化解、多元化解和案件审理前的辅助工作,守护的是人民群众接触法院的“第一窗口”,不能有丝毫差错。
作为省高院的立案庭,还承担着培训、指导、推动各级法院开展工作的职能。诉服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启动后,杨如珍带领省高院立案庭的同事们到基层法院开展调研、指导,建设要求的硬件全部配齐,可现状却让人“哭笑不得”。30平方米的窑洞内,正中间放着一张长桌,立案告知书、文书模板等材料被整齐地压在桌子上的玻璃板下,一把雨伞、一台饮水机就是诉服中心的全部。硬件要保障,服务更要跟得上,不能徒有虚表。调研结束后,杨如珍起草撰写了关于诉服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建议,最终被省高院采纳。经过全省法院的不断改造升级,涌现出一大批以朔州市中级人民法院、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法院为代表的诉服中心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。
“退费难”一直是横亘在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“一根刺”,当事人往往打赢了官司,却还要因诉讼费退费一事而来回奔波。为实现诉讼服务“最多跑一次”,省高院在全省推广诉讼费一次性收退,在保证退费审批规范有序的前提下,大大方便当事人。据统计,2023年,全省法院办理诉讼费退费7.03亿元。
“消未起之患,医未病之疾,治无事之前。”2019年以来,我省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“一站式多元解纷”工作部署,推进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、进社区、进网格,全省法院建立1572个法官工作室,实现234个人民法庭和1649个基层治理单位对接。加强“总对总”在线诉调对接工作,与省台办、省侨联等单位建立在线诉调对接机制,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。2023年,全省法院诉前调解案件27.14万件,调解成功17.39万件,同比分别上升55.22%、32.43%。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“山西模式”被最高法院评为“十大最具创新一站式建设改革创新成果”,5家单位被评为全省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先进典型,诉源治理、多元解纷、诉服质效考核指标保持全国法院前列,万人起诉率持续保持全国低位。
尽管办案工作只占了全部工作的30%,但让杨如珍感到幸运的是,她见证了立案工作从审查制到登记制的重大变革,亲历了从“立案难”到“有案必立,有诉必理”的重大转变,参与了立案工作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。
任时光流转,当回忆久远,初心始现。40年,时代在变,职责在变,但山西法院人奋斗的精神从未改变!